2010 年 1 月 19 日,當時亞洲最大航空公司日本航空(JAL,簡稱日航),在歷經前一年單季破紀錄的 990億日圓虧損,日航以負債總額2.3兆日圓(約 260 億美元、7 兆新台幣)的規模,創下日本戰後史上第六、非金融業最大的企業破產案。2016年11月23日,台灣的復興航空自2014年、2015年一連發生兩起重大空難意外後,消費者對公司的信心難以挽回,公司持續虧損,再加上需求緊縮、油價與美金慢慢爬升,整體情勢對於航空業者的經營狀況不適那麼樂觀正面,成為壓倒復興航空的第一根稻草。
失敗的原因有許多,「領導力、組織、策略」都可能成為失敗的要因所在。從管理學的角度,所謂失敗應該是指人(組織)的行動未能達成預定目標的情況時稱之,如此一來未能獲得預期目的的一連串行動,即便是原先的計劃失當、人力不足、財務不順遂、或肇因環境條件變動而衍生出不好的結果,即稱之為失敗。
企業的風險管理沒有管理好,就會導致失敗的下場。而失敗學的宗旨就是分析失敗可能的原因,進而去預防失敗,面對失敗,處理失敗,轉敗為勝。如何在失敗中學習並透徹原因,化危機為轉機,進而看到新的契機?
「成功的企業都是一樣的,失敗的企業可就不相同了。」避免失敗與追求成功的理論基礎應該是不同的。避免失敗的目的不一定就是追求成功,更大多數者只是為了求生存。吳思華在策略九說中的「風險說」強調:「對抗失敗的風險雖不能致富,卻能延續生存,保有再發展的機會。」傳統的策略管理理論以追求企業的利潤與成長為基本思考指標。事實上,經營企業的首要之務,在於避免失敗因素的困擾,維持企業的永續生存。生存既為企業的首要任務,管理者不得不去思考企業生存所面臨的最大威脅—失敗風險。著名的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曾說:「經營一個企業,若想要完全避免失敗風險是不可能的。」從風險管理的角度言,企業策略的第一要務是讓企業「如何避免失敗,活得久些」,而不是「如何追求成功,活得好些」。
就風險管理的角度,風險是指「發生不利事件而遭受損失的可能性」,強調不利事件發生機率與損失幅度的不確定性。失敗則可定義為「企業或個人因非預期的不利事件所遭受的損失,這損失造成無法持續正常運作的不良影響」。
「失敗為成功之母」。在日本學術界,失敗學專門探討企業失敗的原因,好讓大家能從他人失敗的經驗中學到教訓。 失敗、挫折不算什麼,重要的是能否從中學習引導企業邁向成功之道。 經歷了10多年不景氣的日本,近年來興起「失敗學」,希望能藉由企業經營者失敗的案例,找出避免失敗的方法。 其中闡述「失敗學」最力的,是日本東京大學工學院教授村洋太郎。他觀察了21家失敗的日本企業,歸納出企業失敗的10大原因。企業失敗10大原因包括:領導者的無知、不注意關鍵細節、未遵守企業程序、誤判市場情勢、調查檢討的不足、制約條件的變化、企劃本身不良、價值觀偏差、組織營運不良、未知的因素影響。研究不能總是以實務取向為依歸,而必須回歸學術本位或恢復學術主體性。
為了品牌大夢而購併西門子, 明基元氣大傷,市值和淨值都腰斬。不少分析師無情地指出,明基只剩下被併購的價值。期待大跳躍,卻也重重摔下的明基,想要從谷底重生,必須先釐清失敗的原因,才能給明基和台灣企業上一堂珍貴的「失敗學」。
維基百科對於失敗主義的定義:失敗主義是一種思想,認定未來註定失敗而放棄一切改變現狀的行動。這個詞源自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法國。在日常用途中「失敗主義」一詞帶有負面涵義,通常與叛國和悲觀主義連結在一起;或是用於描述類似第22條軍規之類註定失敗的兩難情景。這個詞常在戰爭的背景下使用:如果一名士兵認定根本不可能贏得一場戰爭,或是因為某些理由認為這場戰爭不值得打,他就會被稱為失敗主義者。該詞也可以用在其他領域,像是政治、體育、心理學或哲學之類。
探討失敗的目的在於「管理失敗」進而「創造成功」。為何過去少有此類型的探討呢?西方的思考取向主宰著全球學術研究的走向。西方的思考取向強調正向、樂觀的思維模式,鄙視負向、悲觀的人生態度。失敗管理學嘗試從不同的思維角度探討管理問題。
再者,失敗難以探討與瞭解的原因在於:失敗的經驗較難累積與傳承。成功的經驗通常因為企業還存在,所以較容易被蒐集,但是失敗的企業卻因嚴重損失造成提前離開市場或因此而消失。失敗企業的原因往往是瑣碎或涉及細節,不像成功個案似乎掌握大方向即可。
從供給面而言,大部分人比較在乎面子,成功的經驗較願意對人述說,失敗的經驗就自己收藏。從需求面而言,一般人對於成功與失敗的興趣程度差異的。較喜歡聆聽某人成功的經驗,認為下次自己也有可能因此會成功。若聽到別人失敗的故事時,認為下次自己可能會因此教訓反而會成功的人恐怕不多。再者,制度往往是鼓勵成功者並處罰失敗者,因此許多人刻意隱藏失敗的經驗。
失敗管理學的面目非一蹴可幾。從風險管理學的範疇中慢慢脫穎而出,再結合管理學及組織理論的傳統,整合出一有系統而連貫的知識體系。開始萌芽時,也許是充滿著許多直觀的描述與瑣碎的探討,方法不夠嚴謹、研究零散,更欠缺堅實而細緻的理論。因此,對其發展的軌跡與所處的環境脈絡,應有所鋪陳。
本文作者:龐寶璽_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博士
發佈日期:2016/12/07
著作權所有:傑報人力資源服務集團歡迎轉載,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