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違反勞基法裁處罰鍰最新之修正
依媒體報導,5月1日起,凡上市上櫃公司或資本額超過1億元以上的企業,若未依法給付加班費、計算假日出勤工資、未落實七休一、輪班間隔11小時、加班超時,不論情節輕重,罰鍰都將從2萬元加重至5萬元起跳。了解違反勞基法裁處罰鍰最新修正說明
依媒體報導,5月1日起,凡上市上櫃公司或資本額超過1億元以上的企業,若未依法給付加班費、計算假日出勤工資、未落實七休一、輪班間隔11小時、加班超時,不論情節輕重,罰鍰都將從2萬元加重至5萬元起跳。了解違反勞基法裁處罰鍰最新修正說明
勞工退休保障來源共有三種,第一種是社會保險的勞保老年給付,第二種是勞工退休金(又分成舊制與新制),第三層則是企業退休金規劃。本文主要彙整勞工退休金新制部份的法規與各種提繳方式作一彙整說明。
企業多會聘請「臨時工」以因應短期人力;寒暑假期間學生為了貼補家用或是增加工作學習機會,也會應聘「工讀生」工作。「工讀生」與「臨時工」身分有什麼不同?要不要幫他們辦理勞保、健保與勞退?本篇為您彙整資訊並提供案例說明。
放假啦~2021年農曆除夕及春節假期從2月10日至2月16共有7天假期。雇主若徵得勞工同意在國定假日、補假日或休息日出勤,應依照假別性質發給工資。來看看《春節期間上班.加班薪水怎麼算?》本篇文章特別彙整勞動基準法相關規定,請見《附錄》說明。
根據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署統計,累積自2020年9月職業災害累積件數多達1,435,070 件次,光是勞工保險給付就多達新台幣5,030,944,529元 ,事實上職業災害傷亡的數字比天然災害的平均受災人數還要多,可見雇主補償責任負擔不可謂不小。至於什麼是「雇主補償責任」,其與「雇主補償責任保險」有何不同?與人力資源又有什麼關係?
基本工資自2015年至2021年六年間,月薪從20,008元到24,000元,調幅達19.95%;時薪由120元提升到160元,調幅達33.33%。提醒人資夥伴及勞工朋友特別注意,因著基本工資調升,國保費率、健保費率、勞保費率等亦隨之調高;「勞工退休金月提繳工資分級表」、「勞工保險投保薪資分級表」也同步修正。
若工會欲提起不作為訴訟,應委任律師代理,且必須是工會章程明定的目的範圍內才能提出訴訟,特別提醒,工會先行檢視或修改章程等符合規定後再提出訴訟不遲,可以避免不符訴訟要件的情形。另外,如勞資雙方發生勞資爭議,經勞工局或法院調解不成立,或雖調解成立但雇主不依調解結果履行,都可多加利用地方政府勞工訴訟扶助,以保障自身勞動權益。
勞工是企業最重要的資產,除應提供衛生安全的工作環境,以避免發生意外事故外,建議雇主則可適時投保「雇主意外責任保險」,以抵充雇主對員工的民事損害賠償責任。什麼是「雇主意外責任」?其與「雇主意外責任保險」、勞動及人力資源又有何關係?
我國自105年開始推動制定《中高齡者及高齡者就業促進法》,歷經立法院於民國108年11月15日三讀通過,後經總統於108年12月4日公布,原訂於109年5月1日施行,惟因國內產業受疫情衝擊,勞動市場僱用環境不足而暫緩施行,近期勞動部參考國內景氣信號及就業市場相關指標綜合評估施行日期,終於經行政院指定自109年12月4日施行。
《勞動基準法》規定,勞動契約終止時,勞工如請求發給服務證明書,雇主或其代理人不得拒絕;若違反規定,可處新臺幣二萬元以上三十萬元以下罰鍰。而當勞工被雇主資遣,公司得應開立非自願離職證明。到底什麼是離職證明書?又什麼是服務證明書?勞資雙方是否有需要注意之事項?本文提供法令規範與案例探討,歡迎有興趣的朋友進一步了解。
勞動部於昨日(109/10/29)發布「資遣預告期計算暨預告工資計算重大定義更新」,一、資遣預告期自告知日次日開始起算第一天。二、資遣預告工資計算,月薪制以【最後一個月正常工時所得工資除以三十】計算,其金額並不得低於【前六個月平均工資除以三十】之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