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創造高績效團隊領導力?以中華棒球隊奪冠為例

2024台灣首度奪得世界棒球冠軍!中華隊的成功在於教練團與球員之間在彼此充分信任的基礎下所迸發出的無限爆發力。由曾豪駒總教練帶領的教練團可謂功不可沒。

 

沒有球員和追隨行為就沒有領導力,領導力被視為教練與球員共同建構、相互影響的社會化過程。

 

內隱領導理論與內隱追隨理論

「內隱領導理論」是指球員對理想的教練所應具備的特質與行為有特定的想像。如果教練的實際領導特質和行為符合球員的認知原型(prototype),則會被球員視為好的教練;反之,則會被視為不好的教練。

 

反之,「內隱追隨理論」則是指教練對球員追隨力(包含球員特質、價值觀與行為)的認知與想像,特別是教練對理想的球員所應具備的特質與行為的期待。教練會將球員的實際特質和行為與他所期待的原型進行比對,差距愈小,球員愈會被教練視為是有效的執行者。

 

球隊中教練和球員是成對的關係。當教練行為符合球員期望,而球員行為也符合教練期望此時的合作關係最有戰鬥力若教練行為符合球員期望,但球員行為不符合教練期望;教練行為不符合球員期望,但球員行為符合教練期望;以及教練和球員行為都不符合彼此的期望,團隊的戰鬥力將互相抵消。唯有教練和球員互相滿足彼此的期望,同時滿足內隱領導理論和內隱追隨理論才能建立高效能團隊。

 

符合期望的溝通與實踐,是高效能團隊的前提。先談曾豪駒教練與教練團們的溝通模式。首要是教練團的分工與分權,中華隊這批教練團年齡層屬於新銳教練,能接接受新觀念。曾豪駒教練對教練團的「納諫」行為符合教練團的期望,而教練團的「規諫」行為也符合總教練的期望,因此教練團會將總教練視為高效能的領導者。而總教練也會將教練團視為高效能的協助者,總教練與他的教練團進而能組成一個堅強的教練團隊。公司領導人和部室主管都應向曾總教練和他的教練團們看齊,學習如何敞開心胸,真誠溝通彼此的期望。

 

至於曾豪駒所帶領的教練團與球員們的溝通模式,這批國手平均年齡24.6歲是本屆12強賽最小。教練團相信這批年輕選手,在健康、意願、數據的基礎上遴選出最終廿八人。「信任」也不是嘴上說說,曾豪駒說:「每位選手都有他的能力,只要讓他相信他有這能力,場上就能得到好的回報。」曾豪駒表示功勞在打擊教練彭政閔,不斷給予選手信心與訓練方向。十五名野手全部敲出安打、十三位投手都登板兩次以上,教練團充分運用所有戰力,曾豪駒也驗證自己在一級國際賽事調兵遣將能力。

 

教練團積極塑造正向氛圍,選對種子傳遞互信感。挑選陳傑憲擔任隊長,要的是他在場上的氛圍,要的是把快樂渲染給周邊的人。投手張奕談起團隊從集訓開始,都存在一個相互信任的氣氛,「傑憲很會帶球隊氣氛,我們有一種不會輸的感覺,非常享受每一場比賽。」

 

最高效能的關鍵要素:信任彼此、無私分享

沒有MVP的中華隊,靠團隊力不依賴明星。一個團隊要強,不是誰強,而是每一個人都有貢獻。教練讓選手了解球隊需要你做什麼事情,把教練所託任務完成,這是雙方之間的默契。每個人都專注在發揮自己能做的事,而不是單靠誰才能贏。無論教練、球員,賽後訪問都不約而同提到一件事,那就是「這是團隊的成功」。

 

曾教練會在面臨危機時立刻喊停,並在局間上去鼓勵選手:「不用做太多超過你能力的事,結果我來承擔。」教練勇於承擔的肩膀,正是球員安心的來源,教練團能幫助團隊專注當下表現,讓選手毫無顧忌地往前衝。

 

不只後勤、情蒐,還有心理諮商師、營養師、球員、教練,集結了每個人的力量,才能有今天的成就。也許這次中華隊球員實力並非歷代最強,但可能是凝聚力最好、心理安全感最足的一代。

 

這次中華隊特別的地方在於,球隊有「無條件支持」與「相互信任」的氛圍。無論教練或球員,都是無條件信任彼此,把自己觀察和體驗到的第一手情報和整個團隊分享。這在組織文化中,是團隊產生最高效能的關鍵要素。在球隊的團結文化中,選手只要負責完成自己的任務。曾豪駒總教練所帶領的教練團是值得尊敬的團隊,當之無愧。中華隊奪冠,實至名歸。

 

  • 本文作者:龐寶璽_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博士
  • 發佈日期:2025/02/05
  • 著作權所有:傑報人力資源服務集團歡迎轉載,轉載請註明出處

追蹤我們,最新訊息不漏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