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資成語故事_財散人聚】招才有義,人財兩得

多年前我曾經與一位資歷漂亮的人才 A 君面談。所謂資歷漂亮,簡單來說就是擁有頂尖學歷,具備知名企業的工作經歷。A 君這位人才在過往的數項工作上,都曾經立下了傑出的戰功,但是在某段不算長時間中,卻呈現了空窗期。對於人資而言,詳實了解應徵者的完整職涯背景是標準動作,所以我在 A 君自我介紹完之後,自然而然地詢問他在此段工作空白期間的動向。這位仁兄應是有備而來,聽完我的詢問,馬上打開他的背包,掏出了一個老舊的信封,將老舊信封裡的信件拿出來給我看。

 

我接過來一看,原來是一封 offer letter。A 君伸手指向 offer 上的薪資資訊請我細看。我定睛細看,原來在聘書薪資欄位上 6 位數的薪資數字,硬是被畫了兩條橫線槓掉,然後被用筆書寫,改了另外一個數字。這個數字比之前正式打字的數字,足足少了十幾趴。

A 君看著我睜大了眼睛,用一副不可置信的神情望著他,笑笑的對我說:「這一件事情,如果我只是用說的讓你知道,我猜你可能應該不會相信吧?所以我乾脆就在面談時,將這份 offer letter 帶在身上,必要時讓公司主管看,證明我不是在鬼扯。」

 

A 君繼續說:「我是在接受聘書到這家公司報到之後,在報到當天,公司交給了我這份修改過的 offer letter,在這份新的 offer letter 上,我的薪水硬是被董事長槓掉,然後改成了這個數字。但是呢,這家公司居然連一個人都沒有跟我事先溝通說明,包括我的主管以及人資;人資將修改的聘書交給我時,也支支吾吾,只說這是董事長看到聘書後,覺得主管原核定給我的薪資太高,所以親自調整修改的,他們也不好去問為什麼。你覺得這家公司有沒有很離譜?」

 

這位個性算是很好的 A 君,在這家經營績效良好,很賺錢的上市公司,還是忍耐待了一段時間才走,A 君選擇沒有在當下拂袖而去的理由我就不在此文詳述。當然,此事對他而言是非常不好的回憶,所以 A 君在他的履歷表上,刻意漏掉了這段經歷。

我不知道錄取 A 君的主管,在 A 君來公司報到之前,知不知情公司董事長在聘書已發出給 A 君之後,突然天外飛來的這一 ”敗筆”。因爲這個片面毀約的舉動,絕對會讓公司形象與信譽大傷,甚至已經達到觸法程度,實在是很不可取。

 

一般來說,主管在求才時最常面臨的扼腕情況,就是人才的能力與特質與職務需求相當匹配,與人才的理念也相契合,但是因爲薪酬談不攏,而與人才失之交臂。從企業的角度來說,成功的薪酬協商,是透過有效溝通達成與求職者相互接受的共識,這是展現雇主與人才雙方權衡能耐的談判溝通技巧。對於談薪水這件事,在東西方文化存有明顯的差異。

 

在華人社會,有些人認為談到錢就容易傷感情,在與企業進入討論薪資的階段時,態度扭捏反覆;不是提供不完整的資訊,要不然就是對於個人期待模糊以對,不願意將內心真正想法啟齒表態。相較於溝通直來直往的西方社會,即便是親兄弟亦明算帳,將薪酬議題光明正大的攤在陽光下討論,反而容易溝通與達成共識。

 

人才招募的薪酬協商,其實也就是「人求事」或是「事求人」的供需較勁談判,平衡點當然就是雙方都可以接受的薪點。要達到平衡點,通常取決於雙方對於薪酬資訊是否有做足功課,以及對於供需價值的成熟認知。通常只要一個願打,一個願挨,不論結果是公司當冤大頭,或是求職者願意降價以求獲得工作,重點是此結果是在雙方合意與誠信之下的結論。

 

平心而論,不論是公司的薪酬制度有沒有彈性,或是對於人才價值的認知是否可以充份掌握,雙方「買賣不成仁義在」的誠信是一定要相互尊重。在薪酬協商時,求職者比較在乎的是兩個重點,第一是在討論溝通的過程中,是否被認同與尊重;第二是公司對於人才日後增值的公平回饋機制。如果這兩點都能夠在協商的過程中坦誠佈公,最後能否成局,就是看非薪酬因素的緣份了。

 

公司如果以『財散人聚』的理念對待員工,不要凡事都斤斤計較於省利,從利他的角度善待員工,相信會吸引優秀人才投靠,員工也會感念公司,進而展現組織公民行為,發揮 one more ounce 的當責。對公司來說,擁有可增值的高生產力的員工,就是公司的資產,可持續為公司創造價值。

 

從實務觀察,財散員工的公司,其盤算也不是做慈善事業。在商言商,對於付出高薪聘請的員工,如果其貢獻及價值遠低於預期,相信名實不符的員工,也無法久任其職,這就是職場的現實。

 

回到 A 君的故事。最後因為專長的些許落差,我們並未錄取他。不過在這過程中,我們雙方坦誠交流,相信日後如果緣分到了,還是會有機會合作的。

人資,可以是人資長,也許是人事小咖。
成語,是敘事的精華,也是詞語的薈萃。
故事,你愛聽我就說,無所謂對號入座。 
你我他都是故事的角色

  • 本文作者:友界立_傑報特約專欄作家
  • 發佈日期:2023/03/22
  • 著作權所有:傑報人力資源服務集團歡迎轉載,轉載請註明出處

【專題系列】人資成語故事

追蹤我們,最新訊息不漏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