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公司一位活潑熱心但是個性散漫的同事,有一天,帶著一臉怨忿的神情來找我,在我座位旁,沒有什麼鋪陳與寒暄,開門見山的直接了當跟我提出他想要離職,請我協助接下來的離職申請程序。那光景正當公司股票剛上市,也是還有股票分紅的黃金年代,這位同事在此時機選擇離職,我自然覺得奇怪。先詢問同事他的主管是否已知悉,在得知同仁的主管尚不知情後,我立即跟同仁闢室聊談,了解他想要離職的動機。
同事說:「我們不是上個月做績效評核,然後這個月公司調薪嗎?昨天我的主管跟我說明我的調薪結果時,我才從主管的口中得知,原來我是全部門績效墊底的同仁;我問主管怎麼會是我?我表現得很差嗎?主管他有些吞吐勉強的說我的Project經常延遲,另外也對我喜歡戴耳機聽音樂的輕鬆工作態度有微詞,所以他給我的績效等第是部門末位,調薪結果自然很差。聽到主管這樣說我,我很難過,我覺得我待不下去了,我現在很想離職。」
我問同事:「當主管在跟你說有關你的這些事情的時候,你當下的感覺是什麼?為什麼會有這種感覺呢?」
同事回答:「我的感覺是非常的Surprise,非常的Shock。因爲我從來不知道,原來我在主管心中的評價是這樣子的,從主管平常跟我的互動,我一直以為我的表現還不錯。我現在感覺很差,為什麼我的主管以前從來沒有跟我提過我有這些缺點;坦白的說,我的主管他認爲我的表現跟能力是很不到位的。」
聽到這裡,其實我當下也滿意外的。因爲那位同事平日給人的印象與其工作表現就是如此,而他的主管會對他有這樣的回饋,我一點都不會覺得意外。但是我沒有想到的是,同事他居然不知道他是這樣的人。
我請同事先再冷靜的想一下,不要在衝動的情況之下做離職的決定。也建議同事先跟主管說明他現在的想法。如果跟主管談過之後,他仍然沒有改變他的想法,我再跟同事約時間聊談;另外,我也會跟同事的主管聊聊同事的績效狀況,確認我所了解的資訊是正確的。
心理學有一個很有名的理論,叫做「周哈里窗」。這個理論依據自我與他人的認知,將人的內在分成四個部分,分別是《開放我、盲目我、隱藏我、未知我》。其中,”盲目我” 就是自己看不到,他人卻一目瞭然的區域,這也就是所謂的 ”盲點”。
從上述那位同事跟他主管互動的例子,套用在周哈里窗理論上。同事的「盲目我」區,在過往,他並不知道有關他自己的一些資訊,別人雖然知道但是沒有給他回饋,所以同仁一直身處自我感覺良好的認知。同仁沒有從主管處得到回饋,也許是主管與那位同事的互動不密切,也許是主管不知應該對同仁回饋,也許是主管擔心說出同仁的缺點,這種負向回饋會破壞彼此間的關係,所以一直隱忍不發。
所謂「回饋」,是指對別人分享你的感受和想法的一種溝通。在職場上,收到別人對你真誠的回饋,其實是等同於收到一份「禮物」。因爲經由別人的回饋,我們可以知道一些跟自己相關,但是自己卻並不知道的事。如此一來,如果認同回饋,我們只要調整改變,我們的盲目區就會變小,開放區域則會擴大,對自己與他人的互動關係就可以降低因認知差異而產生的誤解。
另一個積極的意義是,我們如果能用開放的心態,接受別人的回饋,則人與人間的互動便能建立在彼此同理的基礎上,減少猜忌或誤解,使得合作更有效率,工作成果更好。
給予別人回饋,要建立在以事實與善意的基礎上,誘發他人思考覺察,協助他人付諸行動,變得更好。所謂回饋,並不是簡單的想說什麼就說什麼,或是將對別人的批判,用回饋一詞來包裝。
再分享一個故事。在前公司我曾經碰過一位高階主管,他很喜歡用表面坦誠直爽,但骨子裡卻藏著不懷善意的低級話術,來貶抑他人。他經常喜歡用”回饋”一詞包裝假裝失言,實際卻是諷辱部屬。諸如:
「你連這個都不知道,真不曉得你的畢業證書是怎麼拿到的?不好意思喔,我是實話實說!」
「他M的,你實在是有夠笨,我會這樣說是為你好。請原諒我說話就是這麼的直!」
老狐狸偶一為之用酸言修理部屬,部屬大多摸摸鼻子忍耐。但是演戲多次之後,久而久之部屬也看穿老狐狸的戲碼,即便是主管應為的正當回饋教導,部屬也當耳邊風,不當一回事了。時間點如果是現在,主管如果用侮辱的言詞與部屬溝通,這已是屬於違法的職場霸凌行為。
人與人之間的相互關係,如果彼此願意誠懇的給予回饋,代表存在信任與關心。即便回饋的內容可能不合己意,但是轉念思考,善意的回饋能幫助自己更加認識自己,讓自己的盲點變小,如同前述,是對自己的「禮物」。
回到開頭的故事。當時如果主管能夠運用領導的影響力,及時坦誠的與部屬回饋說明,或許就不會造成部屬的Surprise,相對也可以及早幫助部屬改善發展。這就是利用有效的對話,促進關係的改變,啟發他人自我覺察與自我突破的無價禮物,值得讀者學習應用。
人資,可以是人資長,也許是人事小咖。
成語,是敘事的精華,也是詞語的薈萃。
故事,您愛聽我就說,無所謂對號入座。
你我他都是故事的角色
- 本文作者:友界立_傑報特約專欄作家
- 發佈日期:2023/09/26
- 著作權所有:傑報人力資源服務集團歡迎轉載,轉載請註明出處
【專題系列】人資成語故事
人資觀點專題系列
【人資成語故事_發人省思】啟發人深刻思考有所醒悟
身為人資與主管,每年的績效考核與訪談常常燒腦又煩心嗎?因為立場與職責的不同,真言往往難出口?真相總是當局者迷?什麼是不安
人資觀點專題系列
【人資成語故事_事在人為】事情成功與否取決於人的努力
本月人資成語故事以常見的「暑期工讀」為引,運用故事性陳述說明「薪資計算錯誤」可能發生的原因?與主角據以力爭導向正向的結果
人資觀點專題系列
【人資成語故事_三人成虎】謠言重複傳播,容易讓人誤判為真
我怎麼可能說這樣的話?妳相信這些話是我說的嗎?在職場上,被誤解或構陷,是最無法忍受的委屈。
人資觀點專題系列
【人資成語故事_人我分際】待人處事 有分寸 合禮節
本文舉「教育訓練課程活動」中曾發生的「性騷擾」灰色地帶實務為例,而此灰色地帶也通常是人資人員依職責處理性騷擾案件時經常面
人資觀點專題系列
【人資成語故事_通達人情】制度設計,應容許彈性權衡
組織運行需要制度,制度的設計與規範連動著影響執行的成效與回饋。從實務面來說,只要是制度,就可能會有「例外」。對於例外的應
人資觀點專題系列
【人資成語故事_疑人不用】習得辨識人才,才能善用長才
知人善任是人才管理的基本原則,而疑人不用是凝聚團隊互信的選才篩選機制。企業在遴選人才時,會透過各種選才技巧與評測工具,期
人資觀點
【人資成語故事_財散人聚】招才有義,人財兩得
公司如果以『財散人聚』的理念對待員工,不斤斤計較,從利他的角度善待員工,相信會吸引優秀人才投靠,員工也會感念公司。故事從
人資觀點
【人資成語故事_一鳴驚人】面試官的經驗分享
朱壹旦:「主管你好,我的名字叫朱壹旦,朱是姓朱的朱,壹是一二三四的那個一,但是是大寫的那個壹,就是很像臺灣的臺的那個壹…
人資觀點專題系列
【人資成語故事_人情世故】菜鳥HR的資遣初體驗
可以是人資長,也許是人事小咖。 成語,是敘事的精華,也是詞語的薈萃。 故事,您愛聽我就說,無所謂對號入座。 你我他都是故事的